水利部副部长陈敏曾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35万亿元且创历史新高。整体来看这些资金重点流向流域防洪工程、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水生态环境治理、水文基础设施和数字孪生等四大领域。而且2024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水利业务深度融合,日益完善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将为水利治理管理提供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支撑。
一、入河排污口监测监管体系的完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排查溯源、分类整治、监督管理三方面对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建立健全责任明晰、设置合理、管理规范的长效监管机制。
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的《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按照“以水定岸、明晰责任、差别管理、改革创新”这一科学而系统的管理思路,全面且具体地明确了入河污染物排放的严格管控要求。这一办法的出台为推动并建立健全一个责任划分清晰、排污口设置合理、管理规范严格的入河排污口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肆意排放,使得江河湖海水质恶化、部分水体返黑返臭、大量污水直排、溢流,成为城市生命线运行期间的潜在威胁点。在数字孪生水利体系日益完善的过程之中,水环境综合治理监测系统的部署成为直面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有力工具,实现了对入河污染排放的实时监测和智慧预警。
二、水环境综合治理监测系统面对问题的“思路”
WITBEE®万宾科技®水环境综合治理监测系统具备实时监测河湖水质全特征多维度数据的能力,涵盖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关键水质指标。这些精密的传感器被巧妙地部署在关键点位、流域交汇区域以及排放口周边等关键位置,确保了对整个水域范围进行近乎无死角的全面监测。它还能够迅速捕捉到污染源的异常排放行为,并立即触发实时预警机制。
借助其反向溯源功能和先进的模型算法精确锁定污染源的具体位置,助力水务部门快速识别出违规排放的企业、准确判断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区域并有效排查出污水直排、错接乱排的具体点位。这一功能为管理单位的跨界污染纠纷解决、污染事故的预警、污染源的溯源分析以及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等工作提供了坚实而科学的依据。
水环境综合治理监测系统利用广泛的传感器网络覆盖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利关键区域,为加强入河污染排放管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手段。